首页 院校解读 正文

行知实验中学地址(行知实验中学有什么特色)

“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。”九十年前,宝山迎来了一位风尘仆仆的教育探索者——陶行知。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他哲人的思考、辛勤的汗滴和闪光的足迹。他播下了“生活教育”和“平民教育”的种子,为中国教育点燃起烛天的火炬。10月18日, “面向未来的行知路”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主题活动在宝山区举行。活动现场,行知老校友、先生后人...

“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。”九十年前,宝山迎来了一位风尘仆仆的教育探索者——陶行知。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他哲人的思考、辛勤的汗滴和闪光的足迹。他播下了“生活教育”和“平民教育”的种子,为中国教育点燃起烛天的火炬。

10月18日, “面向未来的行知路”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主题活动在宝山区举行。活动现场,行知老校友、先生后人与“青陶工程”学员代表展开了一场跨时空情景对话。“陶子忆陶”展现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对一代代学子工作、生活的影响与激励;由陶行知先生的曾孙陶侃所著《我的曾祖父陶行知先生》一书正式发布;“长三角青年陶行知教育研究联盟”启动,立足长江门户、服务辐射长三角,通过这些方式纪念陶行知这位被宋庆龄称为“万世师表”的伟大人民教育家。

陶行知思想对宝山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

宝山位于长江、黄浦江和东吴淞江三江交汇处,自古以来就以上海水陆要冲、“苏松喉吭”名扬天下。100多年前也是中国最早的大学城之一,中国公学、复旦公学、同济医工等10多所院校相继设立。

在宝山百年教育史中,涌现了如陶行知、陈鹤琴、舒新城等一批教育家,创造了中国近代少有的教育成就。从近现代工业发祥地到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,今天的宝山正孕育新时代的教育模式,稳步提升城市软实力。

宝山区委书记陈杰表示,陶行知先生和上海、和宝山有着不解之缘。1932年,陶行知先生在宝山大场创办山海工学团。多年来,先生的教育思想、红色情怀,始终在这里脉动,对宝山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。纪念陶行知先生,就是要发扬先生的爱国精神、求真精神、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,践行“生活教育理论”,深化“社区小先生”等创新举措,加快育人方式变革、未来学校建设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,更好推动宝山“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”建设。

行知育才旧院开馆,见证陶行知精神

行知育才旧院是陶行知先生手创的育才学校,1947年4月自重庆迁到上海,也是校舍旧址中至今唯一得以完整留存的历史性建筑物,现坐落于宝山区行知路180号的行知实验中学校园内,10月18日迎来开馆。

70年前,这座四合院即是育才学校诸位先生居住并工作的院落;70年后,已然成为学陶师陶的重要基地。修缮整葺后的行知育才旧院白墙黑瓦,四周绿树环绕、古朴幽静。百年的广玉兰树遒劲苍翠,生机勃勃。树丫间悬挂的育才铜钟斑驳古拙,七十多年前学校上下课时,响起的就是这悠扬的钟声。

曾经,这里是育才学校师生课后相教相学、教学相长的地方,也是育才学校培养学生艺术专长、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重要场所。如今,这里是见证陶行知先生的奉献精神、创新精神与育人精神最好的场域。“双减”政策落地之际,行知育才旧院被命名为“中国民主同盟传统教育基地”,也赋予了这小小四合院新的时代意义。

让陶行知思想迸发新的时代梦想

岁月奔流,精神永续。新时代,陶行知教育思想仍在不断焕发活力。立志于安徽、发展于南京晓庄、成熟于上海山海工学团、推广于浙江乡村师范,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、红色情怀,始终脉动在长三角的广阔大地上。

近年来,宝山以打造区域优质教育为目标,持续做好各类教育工作,其中学前教育持续提质升级,义务教育注重优质均衡,高中教育聚焦特色多样、融通发展,特殊教育打造品牌亮点,教育品质得到持续提升。

同时,宝山努力探索、积极践行陶行知先生“解放儿童的头脑、双手、眼睛、嘴、空间和实践”等“六大解放”的呼吁,打造“五育并举、融合建设”的区域共享精品课程群立足“行知尚”德育、“行知创”科技、“行知毅”体育、“行知韵”美育、“行知行”劳育,突出学校劳动教育、美育建设、科创教育,挂牌确立了67个劳动教育基地校、12个劳动教育校外实践基地,建立了上海首家“行知创”青少年创新人才协同培养基地,有效全面提升学生素质。

对于未来如何打造全国学陶师陶高地,办好让人民满意的一流教育,宝山已然有了明确的规划蓝图。